亚博手机网页版【中国】有限公司2022年本科招生宣传

时间:2022-11-17    作者:   资料来源:    点击次数:

亚博手机网页版【中国】有限公司2022年本科招生宣传

学院主页:/      咨询电话:0351-3557519

一、特色办学

卓越工程师班(专业咨询教师:武立;联系方式:15903463589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遵循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联合企业,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设立的。主要面对我国液态成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考研录取率达90%以上(含硕士研究生保送率30%全部保送至双一流学校),考研学生中的80%被中科院、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卓越工程师班,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一的学生进行择优选拔,学院根据当年招生计划选拔20-30人组成,按照独立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增加了更多的实习、实训教学环节,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为卓越班学生提供为期两个月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环节,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学生结业可以取得见习铸造工程师资格证书。卓越班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小班授课,拥有优先推荐免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格。


卓越班学生赴重庆大江美利信现场接受工程师培训


二、招生专业及介绍

学院按照各专业设置进行招生,分别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专业咨询教师:李志勇;联系方式:137531152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建设战略需求、国防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和行业,应用材料成型原理、方法、工艺、过程控制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和决策,具备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属于国管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山西省一流建设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现有教师45名,其中正高12名,副高21名,中级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7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93%,71%专任教师具有完成企业合作项目或在企业连续工作半年以上经历,49%专任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专业教师具有优良的师风师德,4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等称号。专业依托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复杂构件挤压成形技术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金属凝固控制与精确成形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优质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本专业设有液态成型、塑性成形、焊接三个方向,具有4门省级一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近三年,本科生在科技创新赛事方面成绩显著,获得国际奖5项、国家级奖15项、省级奖32项,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型学生。


学生参加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


学生进行实验学习与锻炼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成型过程检测与控制、传输原理、液态成型原理、塑性成形原理、焊接冶金学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研究院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成型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毕业生就业遍布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因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广、解决问题能力强等优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达48%,其中66%被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升学毕业生


            2020届毕业生孙凯兵保送至                     2020届毕业生王志男保送至

             天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021届毕业生边鑫保送至                     2021届毕业生王芳磊保送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重庆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杰出校友

 

1995届杰出校友眭怀明,扬州峰明光电新材料有限公

司董事长、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江苏省

333人才。中共扬州市邗江区第十一次、十二次党代表,

扬州市山西商会会长,江苏省科技装备业商会筹委会成

员,江苏省科技企业家,多年来积极支持中北教育事业,

捐资170万元。 




1999届杰出校友刘秋明,深圳春图科技、卢可丝集团

董事长、东为日本株式会社社长,开创了国际共享型资源

组的VC新模式,在中国、日本、非洲之间架起了一个有

效资源整合平台。个人出资成立吉瑞助学基金,每年定期

向四川彭县、甘肃兰州等30余个贫困家庭的孩子直接发放

助学金。在中北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为中北捐赠1000万

元,支持母校发展教育事业。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咨询教师:付一政;联系方式:13803455645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建设战略需求和地方、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汽车、建材、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工程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23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本专业为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山西省特色专业、中北大学优势专业、中北大学品牌专业,20216月顺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现场考查。专业依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省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共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工程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保障。近三年,本科生在科技赛事方面,获得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25项。


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学生参加创新实验


主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与配方设计、高分子材料表征与测试、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及应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橡胶模具设计与制造。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达36%,其中50%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升学毕业生


           2018届毕业生过冬冬考入                        2021届毕业生孔雨婷保送至

            清华大学攻硕士研究生                           四川大学攻硕士研究生


               2020届毕业生赵文淇升学至                    2020届毕业生贺晓杰保送至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同济大学攻硕士研究生


               2022届毕业生李润杰保送至                     2022届毕业生吕蕾保送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                   西北工业大学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杰出校友


1988届杰出校友李璟瑜,北京中环投资管理有限

司董事长,社会公益事业近三年捐赠累计488万元,

被评为区"安置劳动力就业先进企业"称号,2010年获

"北京市劳模"称号,在中北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

李璟瑜为中北捐赠1000万元。






1997届杰出校友王选程,宁波力达得为高分子科

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东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宁波塑料协会付会长,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委员会特聘专家。在中北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

为中北捐赠100万元,支持母校发展教育事业。



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咨询教师:杨晓敏;联系方式:13603567458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材料、机械、冶金、汽车、航空航天、军工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研究与分析、组织性能控制、改性、计算与模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管理等的工程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为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校级品牌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依托山西省有色金属液态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金属铝镁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先进钢铁材料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山西省高性能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优质教学科研平台,形成了以金属材料(包括新型不锈钢、轻合金镁铝等)及热处理、材料表面改性、计算机模拟及设计为主的专业特色。专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失效分析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相继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0余项。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物理化学、金属学原理、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现代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热处理设备及自动控制、材料制备技术、金属腐蚀与防护、现代表面技术、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汽车、冶金、航空航天、军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和行业从事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研究与分析、组织性能控制、改性、计算模拟等方面的科研、开发、教学与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交叉学科继续学习深造。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达34%,其中64%被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升学毕业生 


               2021届毕业生上官子轩保送至                          2021届毕业生张卓升学至

             天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020届毕业生王思宇保送至                          2020届毕业生吕梦南保送至                          天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杰出校友


1997届杰出校友祝学君,现任航天通信控股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历任航天二

699厂理化试验室研究室副主任,二院系统试验

部八室副主任,二院201所研究室副主任、科技处

处长兼市场营销中心总经理,二院201所副所长、

首席信息官。



1999届杰出校友雷力明,现任中国航发上海商

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

任工艺研究中心部长、中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委员、中国航发集团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核

心专家成员等。目前负责工信部、科技部及上海

市科委等6项增材制造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总

经费达8000万元。



4、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专业咨询教师:张彦飞;联系方式:1345314641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复合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轨道交通、建材、能源开发等行业,从事复合材料制备、结构设计、成型加工、应用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的工程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是山西省唯一具有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硕、博培养资格的本科院校,在全国45所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中排名第9。现有专任教师24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以“山西省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省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制和应用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形成了面向航空航天、军工、能源开发等相关行业,以“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树脂基体的研究与改性”为主的专业特色。年来,学生在各类科技赛事中成果突出,尤其在“上纬杯”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SAMPE超轻复合材料竞赛、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6项、省级奖38项。近五年科研总经费2100余万元,人均123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本科二、三年级优秀学生参加《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制作》创新实践课的讨论和实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在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公司进行毕业实习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产品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军工、船舶、汽车、轨道交通、建材、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结构轻量化、低成本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分析、制造和性能评价等工作,以及科研、生产等管理工作。毕业生深受上市企业(如中国建材、中材科技、威海光威、金发科技)和大型国企(如航天1院、3院、4院、6院、8院、中航复材、成飞、哈飞、中船725所)等相关单位欢迎。近三年考研录取率达37%,其中60%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升学毕业生


                                   2020届毕业生龚薪鉴保送至                      2020届毕业生秦曦考入

           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021届毕业生赵颖志、卢雅琼、林怡冰、廖超颖、康富燕、范亿豪

六位同学分别送或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杰出校友


2004届杰出校友黄辉秀,就职于连云港中复连

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任副总工程师,研发部

经理。获连云港市级科学技术各等奖项,一等奖3

次,二等奖3次;席卷复合材料行业各等奖项近20

次:金隅杯,建材杯,华新杯等;获得发明专利20

多次,实用新型专利近10次;获得荣誉称号和证书

10多件:工人先锋号,创新标兵,市级劳模,优秀

科技人才,十佳科技工作者,三创人才等。


2009届杰出校友张华川,现任成都鲁晨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总监。2019年获成都工

称号,成都鲁晨新材料院士创新工作站主管,四川

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任创新创业导师。主要从事热

固性树脂基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

2项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成果转化,预计未来1-3

可形成规模化量产,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咨询教师:渠永平;联系方式:1375319028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无机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电子、冶金、建材、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和性能控制及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为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重点支持方向,现有专任教师24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本专业依托山西省智海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陶瓷研究中心和先进能源材料与系统研究院等多个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近五年科研总经费600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先进陶瓷研究中心实验室


学生在中条山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热工基础、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冶金、建材、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造、分析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生产和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0%以上,主要就业于中国建筑、中铁十八局、三环集团等大型央企和私营企业。近三年,平均考研录取率为达 37%以上,2019 年达到 39.4%其中4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升学毕业生


            2018届毕业生齐艺于                          2019届毕业生夏凯

              英国萨里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2021届毕业生刘香香保研至                      2021届毕业生施紫莹保研至

              湖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天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本专业杰出校友

2005届杰出校友马艳红,现任潮州三环(集团)

股份公司副总裁兼MLCC事业部总经理。2007年加

入三环集团,曾任三环集团MLCC事业部工艺员、

工程师、MLCC事业部副总经理、MLCC事业部

总经理。






2012届杰出校友郝利斌,现就职于中铁六局

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毕业后先后被评为

“工程技术事业”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山西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山西省劳动竞赛个人一等功两次等荣誉称号;获

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局级工法三项,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四项,成立“郝利斌职工创新

工作室”。


四、学院概况

亚博手机网页版【中国】有限公司源于1941年建校时的机械班和火工药班,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是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集体。

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一流

专业、国防特色学科及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ESI

球排名前1%。学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国防建设和地方经济,形成

了金属相变控制与特种液态成型、轻合金构件塑性成形、功能高分子及

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开发及应用等多个优势研究方向。现有国

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山西

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3个。

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

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

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

一流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山西省一流专业;金属材

料工程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为山西省一流专业。

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防工业需求、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立足经济发展主战场,解决了相关武器装备关重件制备过程中半固态挤压铸造、跨尺度模拟仿真、叠层材料制备、电磁液固成形、旋转挤压成形等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提升了航空航天、兵器领域相关产品制造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提出的"六新"发展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完成技术转化22项,已成为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科技和人才支撑力量。

五、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77人,教授24人,副教授5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8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山西省教学名师与优秀教师,以及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省部级人才30余名。现有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六、科研实力

十三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军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国防973、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国防基础科研重点等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3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2.6亿元,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发表各类科学研究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0余篇,ESI热点和高被引论文20篇,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授权专利340余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


领导视察学院科研工作


          1250吨数控多向成          金属激光3D打印装备                  压力铸造装备


自主研发设备




七、人才培养

 

学院学风优良,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88%以上,平均考研录取率达36%以上,其中录取总数的60%进入985211等双一流高校就读研究生。多数毕业生去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就业,主要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制造、新能源、建筑、教育、公务员等行业,企业对我院培养的毕业生评价为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毕业校友中,不乏大批优秀人才,他们进入国企、民企成为企业老总或技术总工;也有自主创业,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有投身教育行业,成为专家学者。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外与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喜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并与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签约,进行“卓越工程师”班的实践教学。


         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


        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学院不断探索学术科技育人新模式,依托全程导师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接受科研思维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近五年,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140余项,获批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8项。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科竞赛,获国际奖27项,国家级奖131项,省级奖203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5篇;获得专利13项。近五年学生科技竞赛获奖情况见下表。






部分获奖证书